浙江发现南宋宗室墓 出土文物堪称“宋服之冠”
今年5月3日开始,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台州市黄岩区博物馆抢救性发掘了距今800年的南宋赵伯澐(赵匡胤七世孙)墓,到目前共清理出以丝绸 服饰为主的五代十国至南宋文物66件。经专家初定鉴定,赵伯澐墓出土的丝绸服饰形制丰富、纹饰题材多样,织物品种齐备,具有很高的历史、艺术、科技、文化 价值,堪称“宋服之冠”。近年浙江发现的南宋墓葬共有3例,赵伯澐墓是唯一未盗的墓例,完整性比较罕见。
根据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、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等专家的初定鉴定,赵伯澐墓中出土的大量丝绸服饰保存较为完好,衣、裤、袜、鞋、靴、 饰品等都有;纹样有花卉、花鸟、云鹤和杂宝等,材料包括绢、罗、纱、縠、绫、绵绸、刺绣等,完整体现了赵氏宗室成员的礼仪性服饰及日常穿着,尤其是尸身原 位保存的丝绸服饰最能体现其身份和地位以及南宋时期宗室葬俗。此外,该墓出土丝绸文物不但可见南宋时期纤维、染料、制丝工艺、提花技术的高超,纹样设计轻 淡自然、端严庄重,具有典型的南宋意味。
据了解,自南宋始,中国的社会、经济、丝绸生产重点南移,海上丝绸之路兴起,浙江沿海的明州、温州、台州等地的对外丝绸贸易日渐兴盛。该墓出土丝绸文物也为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提供新的实证。
(人民日报)
相关资讯
最新产品
同类文章排行
- 这五道菜常吃可以美容哦,赶紧收藏吧
- 浙江发现南宋宗室墓 出土文物堪称“宋服之冠”
- 研究称丝绸材料特性与氨基酸排列有关
- 蚕桑产业吸引重庆农民工回归
- 《桑蚕干茧》及《亚麻打成麻》等4项国家标准获批实施
- 2015年5月丝绸商品出口同比降幅继续扩大
- 纺织加工技术有待走向价值链高端
- 2015年纺织行业政策“逆天” 退税上调关税降一半
- “美丽中国-丝绸之路”亮相米兰世博
- 丝绸亚麻跨界融合 重返丝绸之路传播中国文化
最新资讯文章
您的浏览历史
